今夏流行“气血感”!练好这项“养生运动”,你也能拥有…
发布时间:2025-07-25 来源:四川社体 浏览次数:438
以前的夸夸,好像体重轻点,好瘦就够了。
现在的夸夸:“你气血好足!好精神!好年轻!”
现在的人属实把审美玩明白了,懂得了健康才是美的底色,开始拥抱气血感,真正的美不是以体重来界定,要气血充足的年轻态才是“当代颜值硬通货”。
一、什么是气血?
如果一个人气血不足就会反映出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精神萎靡……这自然与气血感无缘。那么,这里所说的气和血分别指什么呢?
中医中的气血指的是人体内精气和血液的统称,如果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解释,气指的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大产能营养素;血则包含了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
气血是否充足,影响着我们整体的健康状况。首先,如果长期气血不足会出现气短乏力、面色晦暗、皮肤干燥、毛发无光泽等问题,其次,也可能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不仅如此,长期的气血运行不足还容易伤及大脑,导致脑部的供血供氧不足,而头晕、耳鸣或者忆记力下降,这些都可能是大脑出现血液不足的表现。
二、日常哪些行为会损耗气血?
——TOP4 易生气——
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过度思虑会导致气血和精力受到损耗,进而损害脾脏功能。脾脏受损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和胃胀等消化系统症状。此外,愤怒也会伤害我们的气血。这是因为肝脏贮存血液,是身体的主要血库,愤怒会损伤肝脏,导致血液减少,进而引起气血不足的状态。
——TOP3 久坐——
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特别是下半身血液回流受阻,影响到气血的流动和供应,容易使人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如面色苍白、疲劳乏力等。
——TOP2 熬夜、晚睡——
有句古话说“人卧则血归于肝”,意思是当人躺下休息时,血液能够充分流向肝脏来解毒。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数倍,睡个好觉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而熬夜晚睡可能会损害肝脏健康,进而导致气血虚弱,引起脱发、皮肤粗糙、情绪不稳、眼睛干涩等问题。
——TOP1 玩手机——
很多朋友可能没想到,在损害气血最常见的行为中,长时间刷手机也榜上有名。中医认为“久视伤血”,而眼睛能看得清楚得益于肝血的滋养,过度用眼则会使肝血大量损耗,导致视力下降及模糊的症状出现。
玩起手机来,就容易生气、久坐、熬夜……齐活,当之无愧,损耗气血第一名。
那如何养好气血?
之前社体君推荐过八段锦,这次向朋友们推荐太极养生法,特别适合炎热的夏季习练。
太极养生法以其安全有效、身心兼修的特点,成为中老年群体追求健康生活的首选锻炼方式,尤其适宜于在当下炎日的天气里进行锻炼。
太极到底有何
“神奇”之处?
01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
太极拳动作比较全面,上下相随,周身“一动无有不动”,全身各大肌群和关节都能参与运动,长期习练可以使关节灵活,肌肉结实有力。
02 太极拳是一种“平衡运动”
太极拳动作舒展流畅,连绵不断,而且特别强调虚实转换,经常练习太极拳,有助于提高周身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实验,证实太极拳可以改善或提高人体活动平衡性的素质,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03 太极拳是一种“休闲运动”
打太极拳时要求静、慢、匀、柔、松、稳、合、连、圆、轻等,意识集中、全神贯注、全身放松、动中求静、心静用意、养气凝神,给大脑以休息;动作上轻灵柔和,情绪上安定乐观,性命双修,陶冶情操;外练骨骼、关节、肌肉,内练五脏六腑,是理想的“松弛运动”。
04 太极拳是一种“调心运动”
打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用意不用力,用意识引导动作,意识与动作融为一体,要领会和体现出动作形象所包含的神韵。
因此,打太极拳可以训练注意力,使精神从急躁、浮躁、散乱之中解脱出来,转变为耐心、凝聚、凝神、专心,对于防治现代文明病具有积极作用。
05 太极拳是一种“调息运动”
太极拳又称内家拳,集养生学、中医学、健身气功学、仿生学于一体,运用吐纳术和导引术,以意运气,以气运身,气力合一,使用“调身、调息、调心”有机相融,实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标。
06 太极拳是一种“健腰运动”
太极拳的全身运动以腰为轴,躯干转动带动全身联转。根据中医的理论,有助于锻炼命门,畅通督脉,充实肾气。肾气旺盛,命门火足,则人精力充沛,面有光泽,两眼有神。
07 太极拳是一种“温和运动”
太极拳动作温柔、缓慢,经试验证明相当于每小时步行6公里的运动强度,特别适宜于中老年人锻炼。
08 太极拳是一种“有氧运动”
太极拳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非竞争、可控性强、持续时间长,运动过程中不致缺氧,不损伤人体脏器,适宜减肥,并且方便易行,安全可行,容易坚持。
09 太极拳是一种“不受限的养生运动”
它不受年龄、性别、体质、场地、时间、器材以及其他物质条件等限制。基于太极拳的这些特点与优势,在众多的健身运动中堪称为上佳的全民健身运动。
10 太极拳是一种“搏击运动”
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静以待动,后发先至,以弱胜强……这些都是太极拳的技击特点,也表明太极拳是一种高阶武术。
夏季打太极拳
有什么好处?
▲容易出汗,促进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毒素有利于降温
夏天练习太极容易出汗有利于排出体内淤积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与此同时,出汗也是可以降低温度的一种表现,有利于保持体内温度的均衡,汗排出来可以蒸发吸热,有效降温。
▲加强肌肉经络和骨骼关节活动,增加精气神
夏天的时候,人们经常处于懒散、没有精神的状态,打太极拳是以腰为主轴,腰一动,四肢百骨随之俱动,故令全身各部分肌肉均丰满、柔韧而有弹性,各关节和骨骼亦受肌肉牵引而产生旋转,达到按摩的效果,这样就有助于保持骨骼的强健与关节的柔韧。同时打完太极后全身轻松,使人感觉到精神饱满,浑身充满了力量。
▲减少烦躁,提高身体免疫力
练习太极拳要求情神贯注、意守丹田、不存杂念,即要用意不用力和心静。
这种意识和身体锻炼相结合的方法,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的情况下完成的,它使大脑皮质形成一个特殊兴奋灶,而其它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这样就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修复和改善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从而使内脏器官的病患也获得修复和改善,也有利于让夏天烦躁的心,安静下来。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再烦躁的心情,相信坚持练完一套太极拳后,容易让自己平静下来。
▲使气血通畅 ,保护心脑血管
夏季的炎热干扰心神,这也是夏季心脑血管、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的原因之一。太极拳中尤为强调气沉丹田,胸虚腹实,将心火下降,习练者随呼气促使气血畅通于四肢百骸,再在合、曲、蓄等动作的引导下吸气,带动气血回流心脏,往返复始,一通百通,自然对心脑血管疾病起到防治作用。
▲ 带动内脏蠕动,调节脾胃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胸闷、头晕、失眠、食欲不振等。之所以有这些表现,是因为夏季暑盛湿重,既伤肾气又损脾胃所造成的。
太极拳多采取细、微、匀、长的逆腹式呼吸,既能扩大肺活量又在运动中自然而然由外及内将带动五脏六腑随之蠕动,起到良好的自我按摩作用,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强了免疫力。
为达到最佳锻炼效果,还需注意这六个问题
避免在空调密闭的环境中练功,不宜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进行健身锻炼。
训练场地要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注意避开风口,以防风邪。不在烈日下和不通风的闷热地方练习,以免中暑,应选择公园、广场、树林、花园等环境清凉而旷达的场所。
在打开电扇的室内练习,要注意离电扇远些,电扇应摇头转动,不能对着练习者直吹。
训练时间安排在早晚凉爽时为好。中老年或体弱的朋友,每次锻炼时间不要超过二十分钟。练习时要根据个人体质,循序渐进。开始练时可先分段练,渐渐打完整套拳路,当身体不适时,应酌情暂停。
训练内容以技术的全面训练为主,兼顾重点动作和短缺环节的突破性训练。应注意根据气温,灵活调整运动量,在气温过高的时候训练、运动量应小些,耐力和力量性训练减少,柔韧性训练可增多。
夏季太极服可选择的面料有很多,棉、丝绸都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从实用性和观赏性上来看,丝绸材质的可能会更好一些。丝绸面料与棉质面料比较,制作的成衣飘逸,悬垂感好。
棉质太极服在运动之后出汗会影响透气性,穿在身上不够柔软,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此外丝绸的太极服也比较好打理清洗,起皱以后也不需要熨烫。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603516977@qq.com。

武术传承人 入驻统计

武术传承人 入驻统计

截止到:2025-07-26 11:14

已入驻名师:68人

已入驻传承人:146人

联系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联系信箱:603516977@qq.com

总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A区51栋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