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金庸眼里的太极拳
发布时间:2019-02-27
来源:中华武术传承网 浏览次数:504

金庸笔下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他也被称为“中国武侠小说第一人”。
金庸先生之武侠小说,和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武术一直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实世界的太极拳,也可以说是今天脍炙人口的众多新派武侠小说,包括其最杰出代表,金庸作品是催生剂之一。
今天,特别刊登金庸先生生前关于太极拳的论述,以纪念这位最具侠风的杰出作家。
【金庸论太极拳】
太极拳的基本构想,在世界任何拳术、武功、搏击方法中是独一无二的。我相信这是老庄哲学在拳术中的体现。用在政治上,那是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用在拳术上,便是以柔制刚的太极拳。
道理是一样的,以自然、柔韧、沉着、安舒为主旨,基本要点是保持自己的重心,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但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并不是主动的出击,而是利用对手出击时必然产生的不平衡,加上一点小小的推动助力,加强他的不平衡。
所以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后发制人”。太极拳不动气,不用力。力气的来源在于对手,我只是转移对手力气的方向。对手所以失败,是他自己的失败的,他是被他自己的力气所击倒。如果对手自始至终保持他的重心和平衡,或者,他根本不来打我,他就不会失败。练太极拳的人,应该不会去主动攻击别人。
世上万事万物,永远在变动之中。太极拳的动作看来似乎缓慢,但永不停顿,没有一刻有窒滞的时候。在建筑学上,弧形的线条比之直线能负担更大的重量。在太极拳中,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事,要旨是永远保持平衡和稳定。
练习太极拳,推手的训练十分重要,那是凭敏锐的感觉来捉摸到对手力道中的错误缺失,如果没有错误缺失,那么就设法造成他的错误缺失。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中不能有错误缺失,只要他想来打倒我、攻击我,迟早会有弱点暴露出来。
保盈持泰,谦受益,满招损,那正是中国人政治哲学、人生哲学的要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比击败对手重要得多。自己只要不败,那就好得很了。对手败不败,并没有太大关系,他如不好自为之,迟早会败的;他如好自为之,那也好得很。
太极拳充分体现了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并非纯粹是守势的。老子重视欲取先予,“大国者下流”,强大者不是来势汹汹,而是积蓄力量,让对手气衰力竭,然后乘势而取。
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
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制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就不能达到这境界罢。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603516977@qq.com。

武术传承人 入驻统计
截止到:2025-04-25 21:36
已入驻名师:55人
已入驻传承人:1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