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第八代传人访北美 传授拳法弘扬武学
发布时间:2014-12-29
来源:中国侨网 浏览次数:2091

华裔青少年们随着郑祖杰的动作认真学习咏春拳

郑祖杰一行受到费城当地侨团的热烈欢迎
据美国《侨报》报道,福建传统咏春拳由福建福清南少林五枚师太创于明末清初,最早流传于福建沿海一带,后在广东、香港、云南等海内外各地广为流传。福建传统咏春拳至今仍完整保留了五枚师太创拳时的整体风格。
近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咏春拳第八代传承人郑祖杰一行来到美国费城拜访当地社区,向民众和华裔青少年介绍咏春拳历史及发展,演示并教学咏春拳。郑祖杰接受美国《侨报》记者专访,讲述他与咏春拳的故事。
福建传统咏春拳尊五枚师太为始祖,几百年来从未失传,它的传承严格按辈份来区分,具体是以咏春拳拳路名称“小念头、寻桥、标指、刀、棍”等来命名,咏春二祖即第二代是“小”字辈,咏春三祖即第三代是“念”字辈,依此类推。福建传统咏春拳迄今为止已经传承到第九代“刀”字辈。其中第七代弟子、祖籍福建的国际咏春拳大师郑忠等人正是福建传统咏春拳的代表性人物。
师出名门 传承咏春
郑祖杰,1977年出生于福建,毕业于福建省警官学院。从小练习传统武术,1999年自幼喜爱武术的郑祖杰在一篇报道中看到咏春拳第七代传人郑忠大师花费巨资赎回国宝的事迹。他非常倾慕郑忠大师的为人和武学造诣,觉得郑忠大师就是他要找的师傅首选,于是连夜写书信请求面见,却没能得到回应。但他并未因此止步,抱着“诚心感动天和地”的决心,再次将热切渴望习武的心声落到笔上。他将多年来的心志和历程真诚地向郑师傅袒露,也因此打动了大师,同意与他见一面。从此,为了学习咏春拳,郑祖杰福州长乐两地跑,乐此不疲。但郑师傅并未立刻答应收他为徒,只是教他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得到郑忠大师的认可,正式收为徒弟。
郑祖杰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福建传统咏春拳第八代“指”字辈传承人、福建传统咏春拳(海峡)文化发展中心副理事长、福清市第13届政协特邀委员、福清南少林武术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特聘教官)。从2009年开办多种类型咏春拳传习所,积极投身咏春拳保护传承工作。
英雄情结 付诸实践
采访过程中,郑祖杰说:“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深藏着一份英雄情结,渴望有朝一日学有所成、纵横江湖,渴望自己成为正义和力量的化身,自信自强,为身边有需要的人撑起一片蓝天。许多人感慨伯乐难找,怀才不遇。伯乐不是等来的,要自己积极去寻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管梦想大小,都必须付诸实际行动,才有可能逐渐接近自己的目标。”
咏春拳弟子的身份,让郑祖杰比一般的人更多了几分的自信与执着,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咏春拳的研究学习和传播当中。几年来不遗余力申报福建咏春拳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希望为福建传统咏春拳正名。
走访美加 弘扬武学
郑祖杰一行此番走访了加拿大多个城市,随后来到美国,莅临费城。受到当地侨团包括猴屿联谊会、福建同乡会、华人餐馆协会、亚裔联合会的热烈欢迎。
郑祖杰表示,咏春拳是中国武学历史上稀有的专为女性所创的拳法之一,故又有“女人拳”美称。其拳理系充分剖析女性弱点和特长,极其巧妙地利用人体力学、杠杆结构、三角力学等原理,精确把握与利用空间,用己之长攻敌之短,快稳准狠、以弱胜强。如何将咏春拳的精髓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传播,作为一名武者深知肩上的重担不清。
据郑祖杰介绍,咏春拳在北美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提到李小龙、咏春拳几乎无人不知。借助影视作品深入人心的正面形象,以武会友、以武术传播中华文化就是很好的切入点。他说:“此番北美之行,所到之处不仅华人朋友摩拳擦掌,更多时候西方民众则展现了更大的兴趣。”
在费城的活动当天,民意特许学校内聚集了20几位华裔青少年以及社区代表,更有一位西裔男青年加入到学习队伍中来,他们随着郑老师的动作学习福建传统咏春拳的拳法套路。“小念头”作为咏春入门基本功,主要训练上、中、下结为一体,内练气,外练形。讲究“拳打心口出,力从膝盖起”,马步讲究“男扎三角钳阳马,女扎三角钳阴马”。“寻桥”为中级套路,在小念头的身形、马步、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手、身、步合一,攻守合一。特点是攻防同时,连削带打,手脚并用。华裔青少年们随着郑老师的动作,一招一式练得颇为认真。郑老师还学员们介绍了弟子出师后,在没有师父指导、同门师兄弟陪练时,木人桩是最好的练功对象。能保证拳脚娴熟,更重要的是训练练习者手脚的硬度。
猴屿联谊会会长张文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起源于福建的咏春拳是中华武术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中外人民沟通交流,推动中西民众合作互动。福建同乡会会长朱枫表示,咏春拳对提高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愿同郑祖杰师傅一道,将咏春拳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奉献力量。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603516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