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人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来欢度佳节
发布时间:2025-02-14 来源:青浦档案 浏览次数:876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25年的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春节期间,青浦人民也用舞龙舞狮、水印木刻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来欢度佳节。
说起“非遗”,青浦有着这样一项因当地传统文化和区域特点而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船拳。
青浦的武术运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青浦有着“武术之乡”之称。2001年,青浦还获评“全国武术之乡”。同时,青浦地处江南水乡,河湖密布,水资源丰富。于是,在“武术之乡”和“江南水乡”的奇妙结合下,诞生了一种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武术运动——船拳。
 
2000年,青浦区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武术之乡”
据传,船拳为古时水军所用,由古代战争中水军驾船打仗的技术发展而来。青浦的“船拳”,要数朱家角最为有名。据《青浦县志》(1990年版)记载,朱家角南港村张家埭是青浦、昆山、松江闻名的“船拳”之乡。
 
水墨画——船拳(图片来自“朱家角发布”微信公众号)
船拳是在船上打的一种拳术。船拳所用的船通常为载重五六吨的木船,前舱置大圆桶,内插刀枪戈戟,后半舱搭彩棚,与舱棚相连,亦是双橹出挑。船上一般有拳师10人左右,外饰彩衣,缤纷醒目。
船拳拳术 “杨家短打”“二进”“六进”3套,均属少林派,相传为南来避难的少林和尚所传授。船拳一般在船头表演,船头约有比一张八仙桌稍宽的面积,因此船拳的一招一式,不能像其他武术套路那样,只能走三角步,先开南门,再四门八方开传,到正门收拳。习武在船头,身动船晃,为了适应船身的移动,既要求习武之人桩牢身稳、发挥技艺,又要求习武之人不能受船动的束缚。因而,船拳的一招一式不同于一般陆地习武,它要求既要稳、又要轻。手法似出非出、似打非打,出招敏捷,收招迅速,如猫捕鼠、如箭在弦。防御动作,以手为主,双手不离上下,如门窗一样,似开非开、似闭未闭,以身为轴,一般在原地转动。船拳表演大多还有江南丝竹伴奏,舱前排立着数名青年引吭高歌,为船拳表演助兴。
 
船拳代表性传承人丁裕春演示船拳的一些基本招式
船拳表演通常还会使用器械,一般有枪、单刀、双刀、大关刀、一字浪耥、牛角、刺毛棍(即狼牙棍)、木梳、肉斧、钢叉、阴阳日月铲、月铲、灰耙、鞭子、少林棍、单拐、腰菱等。其中牛角为船拳表演的特色器械。
 
朱家角船拳表演器械
1985年,上海市武术馆挖掘整理组为张家埭船拳录像,复制了全国罕见的牛角器械,在1986年3月北京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绩展览会展出,获“鼓励奖”。1986年5月,朱家角张家埭的拳师严介良赴徐州参加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汇报表演会,表演牛角套路,获“雄狮奖”。
 
拳师手持牛角
历史上,农历七月廿七,朱家角摇快船节汛以及泥河滩庙会,都会有船拳表演。农历七月廿七是旧时朱家角独有的民间节日,称“泥河滩香讯”,也称“珠里兴市”。据老一辈朱家角人称,每年七月廿七那天,各种船只汇聚在淀山湖口,船接船、人挤人,煞是壮观。河面上,聚集着几十条朱家角各村来的拳船,两岸围了很多看客,船上的拳师腾挪闪躲、舞枪弄棒,在丝竹和锣鼓声中,轮番在船头竞相献技。
 
朱家角漕港河上船拳表演
船拳作为青浦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武术运动,在进入21世纪后,起源于朱家角的船拳被列为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浦区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照片摄于青浦区博物馆)
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和特色武术,2011年6月16日,江南船拳文化研究会在朱家角挂牌成立。研究会的成立使得船拳得到了更加完善系统的研究,同时还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富有传统特色的武术拳种的传播推广,延续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
 
2018年朱家角小学学生船拳表演
此外,为了打好船拳的传承基础,2012年9月,朱家角小学正式开设船拳课程,结合学校资源,利用兴趣活动课、大课间操、课后服务等开展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实现了全校学生参与全覆盖。学校为此还特意聘请了专职的武术老师,并创编了船拳校本课程,结合不同年龄特点选择相应内容进行教学,从启蒙班到基础班、提高班,做到有序递进,传承创新,切实提高“非遗”传承实效性。
2023年,上海市“非遗在校园”示范学校评选结果揭晓,朱家角小学因“船拳”而榜上有名,成为青浦区唯一一家入选的学校。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603516977@qq.com。

联系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联系信箱:603516977@qq.com

总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A区51栋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