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根·根在松江 | ㉟ “庄泾船拳”声名远扬
发布时间:2025-02-11 来源:中华武术传承网 浏览次数:445
上海之根,根在松江。大家好,我是来自松江区体育管理服务中心的姜智慧,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庄泾船拳。
庄泾船拳作为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中国传统拳术之一,源自清乾隆年间松江府城西仓桥乡庄泾村,距今260余年。清朝乾隆年间(约1754年),祖师郁光明从少林寺学艺归来后,吸收少林拳术的精华自创庄泾船拳,并把一身功夫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乡亲们,同时立下了“练武强身,不可伤人”的祖训。以后代代相传,习武成风,“拳出庄泾”一句话,使庄泾船拳拳术声名远扬。明清时,松江地区漕运发达,为抗击水上匪贼,庄泾村有二三百户农民习练武功。庄泾船拳习武时人在船头,身动船晃,习武人要“桩牢身稳”,船拳讲究以身为轴,一般在原地转动,多用推、挡技术,借力打力,靠上半身力量与对方抗衡,用巧力将匪贼推下船只。后因漕运没落,庄泾船拳操练逐渐由船上改为陆地。船拳的动作幅度只有一张八仙桌大小,所以很适合在家中练习。
 
“拳出庄泾”对松江弘扬体育传统有着深远历史影响。例如,现代体育开始在松江中小学推广,则与云间第一桥北堍西侧隔河相望的庄泾村有着地缘上的亲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从娄县走出国门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何东,学成回乡后在松江城西祭江亭开办了"体操传习所",为我国最早的体育学校之一。1984年,上海市体委将城西庄泾少林山拳,列为上海市民间体育发掘项目之一,庄泾武术传承人陆岳松荣获武术挖掘整理二等奖。2019年7月,庄泾船拳列入松江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12月,周龙弟获评庄泾船拳非遗项目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庄泾船拳似出非出,似打非打,出招敏捷、收招迅速、如猫捕鼠、如箭在弦,它的拳术套路共有6套,包括少林山拳、杨家拳、八黑拳(这3套为保留的拳种)、八红拳、六进拳(这2套已失传,新创编)、50式组合拳(根据前面5套拳精选而成)。健身养生功法有2套,包括站桩疗法和内功疗法。表演形式有3种,包括单人练习原地缠丝拳、双人推手(双方四正推手)、双人散手(双方对练和击打)。练武器械方面常用的有刀、剑、木棒、竹鞭杆、木拐杖、钢管双节棍等。
庄泾船拳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长期习练可以增强肌体的活力,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有舒筋拔骨之用,有延年益寿之功。持之以恒使人精力充沛,益寿延年。庄泾船拳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怀着天下武术是一家的初心,不断吸收各派的武学精髓,如今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在上海民间武术中脱颖而出。它是松江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民间传统艺术中一支武术之花,对传承传统武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603516977@qq.com。

联系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联系信箱:603516977@qq.com

总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A区51栋107号